在当前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的时代,网络谣言和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为深入推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近日,华士派出所民警来到米兰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开展“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专项宣传活动。
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
活动现场,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讲解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介绍网络谣言的定义和辨别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安全文明上网,加强自我防范。
什么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指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能够引起大众网民关注,给社会稳定、公共秩序、公众生活带来影响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有哪些常见的网络谣言?
1、自然灾害类网络谣言。指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扰乱社会秩序。。
2、恐怖事件类网络谣言。指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共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3、捏造犯罪类网络谣言。指捏造骇人听闻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等情绪,同时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正常生活秩序。
4. 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指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发公众抵制,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5. 个人事件类网络谣言。指针对某些个人编造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侵害当事人隐私,并造成不良影响。
造谣、传谣的法律后果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2、根据《刑法》及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办?
1、谣言止于智者。不轻信网络的只言片语,不随意编辑、转发,保持理性,求真务实,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了解信息。
2、增强自我保护。丰富知识储备,善用辩证思维,谎言在知识面前不攻自破。提升社会阅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自觉学法守法。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享有表达自由的权利,也要承担维护真相的义务。对法律心存敬畏,树立法律意识。
4、参与网络建设。你传播的任何一个谣言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我们要谨言慎行,拒绝成为“键盘侠”。坚决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每一个网民都有责任抵制网络谣言,一经发现,可以向公安机关反映、举报。
未来,华士派出所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为打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懈努力,营造一个群众居住放心、警务满意的和谐家园。